過去一年最大的進展,也許就是年底時忽然接到第二個child proposal,也決定要領養的事情。第二個child proposal是11月22號收到的,火速把email裡面的體檢報告給妹夫看,另外也約了家庭醫生看報告。這個男孩有唇齶裂,目前還不到一歲半。也許是因為第一個child proposal來的小孩,面對的疾病挑戰實在太大,我們根本無力照顧。看這個唇齶裂的男孩的報告的時候,就覺得這個孩子的問題實在是太簡單了。抽血報告是有一點營養不足,但家庭醫生覺得這是因為他在幼童院裡面也不會吃的太好,只要營養攝取充分和得當,很快就能解決。給妹夫看報告時,那一陣子妹夫騎機車為了閃狗而跌倒,骨折在家療養中,閒的發慌,剛好有時間幫我們看報告。妹夫以前做過整形外科,他強烈建議帶到台灣做唇齶裂手術,台灣手術又快又好。總結兩位醫生的意見,都是綠燈,我們也就決定八九不離十,這個孩子就是我們的兒子了!

從家醫辦公室出來,正式把決定回覆給領養機構前,我提醒阿P要不要跟阿P家兩老報告一下。其實兩老若覺得不可,也只有被說服的份,跟他們稟告只是一個尊重的姿勢。結果就開始一段莫名其妙的對話。婆婆先問我們為何不收養女生?(「女生好,可以幫她打扮成小公主,又可以讓她穿的漂漂亮亮的....」)我們回答沒偏好,男的女的都好。婆婆又問哪一省。想也知道她希望是廣東省,因為她的國語說得亂七八糟,不過這個小孩是陝西省。接著小孫女來找婆婆說要跟婆婆一起睡覺,婆婆心花怒放,就忘形的說:「女兒就是不同啊!婆婆跟媳婦的關係馬馬虎虎,阿嬤跟孫女可不一樣,孫女可是自己的啊!當然貼心囉!叭拉叭拉叭拉....」她一說完我都捏了把冷汗,小叔太太就坐在旁邊一起聊,當初來加拿大搞那麼久,就是因為小叔太太前段婚姻生的女兒,對方監護權不肯放手,現在是因為小孩年紀大了很快就不需要監護人,才放手讓小孩跟著前妻去移民。所以這個大孫女也不是「自己的」...... 但我看婆婆完全口不擇言,隨便放炮都沒顧慮到別人聽了怎麼想. 有時跟婆婆說話會越說越氣,在申請領養的過程中,她絕大多數的時間都自願去香港當瑪莉亞照顧小叔一家,根本不知道申請過程有多複雜跟費時,講到領養申請時就說得好像菜市場挑菜一樣:到當地,實際上看過小孩,從中選一個.... 阿P就打斷她說那是不可能的事情.....

公公呢,則是幽幽的說:「你們確定嗎?現在的生活不好嗎?我覺得你們的生活不錯啊!為什麼需要改變....」公公是知道我們申請過程的人,他心裡大概還是沒想到真的有這麼一天。又講到醫療照顧等等,阿P解釋說小孩一入境就等同外國出生的加拿大子女,立刻有公民身分,健保即日生效。公公說:「好可憐.....」

我們以為他是說小孩很可憐,就說手術很成熟不需要太擔心....

公公:「我是說省政府真可憐,竟然連這些費用都要出....」

可能那天我們走了以後,公公覺得自己表現失當,隔天email給我們說會幫忙祈禱等等。

從兩老一個置小輩感受於度外隨便亂說話,一個想表示支持又做不太成功來看,我爸的反應就正面很多。打電話給我爸報告時,他單純的只是很高興,恭喜我們終於等到了這樣。

家庭醫生本來是要等我們有小孩口腔的照片時,再把我們轉借到唇齶裂醫療小組去做初步商談,出發點是怕小孩還沒有健保的情形下也許需要自費去做商談。後來我們表示無所謂,但希望儘快去做初步協商,這樣才知道下一步該怎麼處理。本來是要介紹到多倫多病童醫院,但我們住的這一區都統一被分配去另一個區域中心的教學醫院,兩家都很大所以哪一家都一樣。被分配到的這家也是阿P工作的大學附設的教學醫院。對方看了照片後說情形也不會太複雜,就是很普通的唇齶裂手術。這裡的小孩都是很小就做了手術,除了國外領養來的小孩,我看手術施行的時間表上寫至少兩歲前要做好手術,想到本來想去找的第一家adoption agency。那家agency電話面談就說我們如果不能接受至少三歲半,有嚴重疾病的小孩的話,那就不能幫我們申請。被第一家拒絕後當下兩人都傻了,還好之前我已經跟現在這一家要過資料,立刻打電話去目前的這一家機構,對方說他能體諒領養人想領養年紀小一點的小孩,很多手術都是早點做比較好。還好當初沒有因為想找第一家機構而勉強自己....

確定領養後,就是申請小孩的公民權和旅遊簽證,另外社工也來家裡再跟我們談一次,這樣她才能出最新的申請書到省政府。之前的申請是確定我們的身心適任可收養,現在這份申請是申請領養特定的某個小孩。兩三個禮拜後,領養機構說中國方面也核准我們的收養申請。現在就等三月去中國接小孩回加拿大。

朋友問我會不會很高興很興奮?想一想反而沒有這種感覺,倒是有點瞭解一些孩子還沒出生的爸爸們的心情。就是那種懷孕的過程沒辦法親自參與,只是被告之即將升級做家長,好像該準備甚麼但是完全沒有經驗,一種在夢中散步的感覺....

孩子的名字也是要取,幼童院取的名字不好聽。英文名字呢,以下這些名字都是被否決掉的:
Andy (劉德華)- 不是我的菜
Aaron(郭富城?) - 長大不知道會不會很矮
Noah - 我是很中意Noah的,但無奈想到廣東人說No都是說成No-ah No-ah,忍痛放棄
Wynn - 連姓一起,才兩個音節,不然倒是好名字說
George/Charles/Edward - 太老氣了!可能是皇家色彩太濃厚??
William - 這是加拿大的菜市場名,也是不錯但是alphabetical order 就排到W去
Cliffton - 意思是懸崕上的小鎮,多有畫面啊!可惜...

目前入複賽的名字是
Ethan - 其實這名字也是菜市場名,有點擔心齒間音香港親戚們讀不出來就亂讀,但我又不想用Eason
Matthew - 也是齒間音的問題

另外也開始買一些小孩要用的傢具,不想花太多錢買新品,先看看能不能取得二手品再說。好多事要做....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akv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