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發狠打了三條圍巾,完全是為了減肥.

一開始的構想是:既然常常在晚上看電視時,一個不留神,伸出祿山爪朝裝了巧克力球的零食碟子裡瘋狂「挖掘」,那總得讓兩隻手有點其他事情做做才好.

上上禮拜就這樣去Wal-Mart 買了兩球綠色的毛線回來,連著兩隻棒針.還天人交戰地在巧克力區流連忘返了一陣子,最後黯然離去,但多扛了一大包衛生紙回家.(這是一個不成文的慣例:既然開車去Wal-Mart這種沒形象的地方,就盡量採買一些沒形象的東西~~~)

編織真是會上癮的東西.我打的方法很簡單,就是永遠是下針.打了一排下針,翻過來又打一排下針,在翻過來又是一排下針.這樣編織起來,每一面都會是一排下針一排上針.首先是機械性的動作成功的阻撓了想向巧克力球碟子前進的祿山爪,隨著效率的增加,圍巾的長度也漸漸增加.第一天晚上就陷入了拼業績的深淵:「再打五公分就休息了」「啊!再一下下就好了,等廣告過來就休息」「糟糕,不行,不能想吃巧克力球,要忍著,不可停手」.隔天早上起床覺得手腕有點痠,沒當一回事.

結著下來又是看電視忍口慾的幾個晚上,瘋狂忘我地化身為三流編織機器,回過神來,在圍巾兩端做了流蘇,把兩捲毛線都用完了.變身機器時肩膀有點僵硬,還變態地一邊在肩膀上拔罐,一邊繼續轉換原料.拿著成品,站在鏡子前往脖子上一掛,糟糕,身高至少要兩百公分的人掛著才不會拖地.換言之,那幾個晚上我打毛線打到頭頂出煙,走火入魔,只顧著把原料變成成品,沒想到市場需求.

決定先放在一邊,等有空再來縮長度.

上個禮拜,一個女朋友打電話來說下個月就要搬去美國工作了.約了這個禮拜天見面,想著不知要送他什麼禮物比較好.看看綠色圍巾,又送不出手,因為自己喜歡那顏色.後來決定再去Wal-Mart買兩球毛線,另外打一條.

又經過幾個頭頂冒煙的晚上,很快的又出產了一條.但是仔細看看,針眼大小不一,只好厚臉皮的自己找下台階:「真是朋友就不會介意的啦!」

第三條圍巾目前的進度,用日文來說就是「泥沼」.反正不是自己用的,也不是禮物,顏色也沒特別喜歡,就慢慢耗著,進度完全取決於巧克力球的多寡.巧克力球多,進度快;巧克力球少,進度慢.

還好現在還沒人發現這個秘密的「巧克力球vs.編織進度」的相關係數.

(PS. 這位才是正港編織達人,達人送給我的圍巾是我轉換原料時的範本,但是第一條的製作過程中只一心投入,忘了達人的存在,以致產能過剩.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oakvill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3) 人氣()